笔情墨趣见性情,品读当代艺术名家——刘明华

2021-08-06 18:10 来源:浏窗在线 | 整理: 浏窗在线 | 类别:文艺 |

盛世腾飞,人才辈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众多可圈可点的优秀艺术人才。而刘明华先生则是这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学养深厚,功力超群,技艺精湛。他独创的中国画水墨“浑元技法”正对中外艺坛产生着深远影响。

刘明华先生是一位出生在美丽的广东饶平的中国画家,我通过他的作品,与之神交,应该说,他的古松绘画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个当代画家面对现实,面对当下的生存思考和艺术思考,至少在画家刘明华这里,我们看到诗心是他的出发点,在这样的视野里,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山一水都是诗,一笔一墨源于心。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名家简介》

刘明华,笔名;卓然。喜欢写诗亦喜爱涂来抹去兼之写有写无,因不喜欢有所牵绊,更不喜有职衔,一介闲人。1958年出生于广东饶平。1974 年参加工作,1978 年参军入伍,1980 年参加海军广州基地美术培训班专业进修。一贯喜欢读书游历,重视素养,有好思想内涵与较高的理论水平。其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荣获各大奖项。多幅作品被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内外友人收藏,备受广泛关注及享有盛名。潜心诗画,痴好画松,一松一世界。游于世外,心静境自静。因出色的艺术造诣和艺术成就,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环球潮人》栏目以《画松能手刘明华》专题访谈。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袭古创今》栏目组为之录制专题纪录片《描绘古老松柏,讴歌不朽精神》并加以推播。收藏天下全国数字电视频道《聚焦名师.墨宝收藏.2020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刘明华》,《人民日报》人民网欧洲网《翰墨国韵大国崛起当代著名艺术名家—刘明华》;中央电视总台朝闻天下﹒《翰墨国韵大国崛起当代著名艺术名家—刘明华》;中国日报《中国网》﹒《笔尖下的国粹—当代著名艺术名家—刘明华》;中央电视总台《中视网》﹒《笔尖下的国粹—当代著名艺术名家—刘明华》;凤凰台《凤凰新闻》﹒《建党百年﹒书画风云人物—刘明华》;凤凰台《凤凰新闻》和雅昌头条《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家—刘明华》。今日头条、百度、腾讯、网易新闻以及全国相关省市网站都纷纷转载宣传。

2013年5月初在友军的支持下于天津六号院展馆主办了《韩水瑶光》潮籍书画家作品展。于2016 年7月中旬在解放军政治工作部北京沙河培训基地参加由中集邮、大众文化学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國共产党成立95周年翰墨丹青耀中华书画作品展暨纪念邮册首发活动。2019年国庆节前后曾二次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画展。2021年7月中旬又有一幅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宫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画展。经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其作品恢宏洒脱,气韵生动,满纸云烟,浑然天成。博众家之所长,悟大师真谛,苦研心法。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刘明华先生的潜在力量是无限的,历年勤奋为中国当代书画界留下的墨迹,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呈现出巨大的艺术价值。

 

 

 

 

《苍茫自横出 浩气滿乾坤》

一一评刘明华先生双管攒针画松

有缘识画家刘明华先生,已经好多年了。在绘事上,他穷年累月,一以贯之的,就是画松。尔来八九载,他更是常常闭门守住寂寞,潜心砥砺,刻苦而勤奋地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画松的大作品,气格为之一变,令人惊羡,叹赏!

 

 

 

 

 

 

明华先生画松,与人不同处,在于他画松针是用双管攒针。即,他是在指掌间夹住了两枝笔来攒松针,而不是仅使用单枝笔。他这绝活是早年从师习艺学来的。后来则在他自己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精益求精的锤炼中,戛戛独造,日臻至境。今画坛画松者众,此或为仅见。至于画史虽有张璪画松“双管齐下”之传,张却是“一为生技,一为枯枝”,并不是攒针。相传发明了攒针法的李成,史籍上也没有他双管攒针的记载。因此,明华先生的双管攒针法,已经成为了他的颇具个人特色的艺术表现。

 

 

 

 

 

 

然而依我之见,明华先生的双管攒针法,并非纯属″技″的层面,而是在松针的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的笔墨神釆,从而增加了松针的荣荗的真实感和特征性。双管攒针法也因此带来了更多的形式妙趣,足堪玩味。

 

 

 

 

 

 

当,松针只是画松的组成部分,远非画松的全部。所以同样重要的是,松的长势、形态及其可能的精神蕴含,从整体表现来说,俱密不可分,并不存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明华先生对此非常明白。因此长期以来,外师造化,是他始终坚持躬行的创作道路。迄今,在中华大地上,他的足迹几乎踏遍所有有古松奇松的地方,如险峻的五岳固不在话下,九华山、崂山、大明山,以及九寨沟、十三陵等,也都留下了他虔诚地向五代荆浩学习和致敬的履痕。基于此,古代画论形容松,“苍健老硬,其形甚多″,″或耸而进枝者,或曲折而俯仰者,或躬而若揖者,或如醉人狂舞者,或如披发仗剑者″,"又若怒龙惊虬之势,腾龙伏虎之形,似狂怪而飘逸,似偃蹇而躬身″等等,明华先生多有所悟,了然于胸。于是当其落笔,纸上之松即胸中之松,荣茂生发,奇釆郁勃,动人心魄,振人精神!

 

 

 

 

 

 

 

 

可变与不变,能变与不能变,仍是一个画家能不能继续向着新的高度和境界挺进的关键。如众所知,白石老人衰年变法,他正是由此而为自己打开了艺术的新纪元,成为登顶的一代大师。明华先生或许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艺无止境,大胆求变,在变中向前冲刺,是他为自己预设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因此,八九年来,他的甘于寂寞,默默奋力创作,一幅幅画松所展示的阔大的气象,都在变化中带有了对于此前较多的清遒意境的超越。具体点说,则是他的画松,这些年来除了愈发以任情恣性的笔墨挥洒,曲尽松的各种奇崛怪绝的长势、形态,作为环境衬托的,还多为横空出世的危峰峻岭,九天挂落的飞流瀑练,因而于无边无际的苍茫中,一股浩然之气,弥漫画幅,涨满乾坤,拓展了意境,深化了蕴含,升华了精神指向。所以斯变也,实乃为大气魄之变,大格局之变!

 

 

 

 

 

 

与此同时,明华先生画松渗透着的书卷气息,也不无可感。这在于他深知,绘事之高下,最终取决于积学积养的高下。故而除了画技的淬炼,明华先生读书不倦,也是常态。他读书之广,不弃古今。也著述,有文字与书艺史之长论。作诗则成千累百,诗稿盈箧。所以他画松的底蕴生发,盖所来有自。古人云,″画贵有古意″。我的理解,所谓″古意″,指的应该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润物无声地有益于世道人心。明华先生画松的佳构力作,当亦此之依归哉!

文/黄少青

 

 

 

 

刘明华先生的画作既保持了线条的韵律感和墨的丰富性,又适度地知趣而尽兴地展现着自然之美,不难看出他研学石涛、黄宾虹画风精要的把握,对传统意笔经典的继承。而这些曾经影响过他的大家,并未束缚其个人的创造。他重视自然规律、艺术规律,更重视用心去体验大自然,他笔下的古松有内心的感受,而画面就像心中的仙境。他以心灵去和画面相触摸,通过对古松,奇松的描写,表现出与自然的心神交会,对时空的感悟。来源于那大自然的一山一木一石。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刘明华先生秉持着对艺术的坚持,努力地往上攀登,在艺术的道路上将越走越开阔。

(浏窗在线)
猜你还感兴趣:关于"笔情墨趣见性情,品读当代艺术名家——刘明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