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竞择 净土造物 青海科技创新论坛关注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化发展

2020-07-13 15:17 来源:浏窗在线 | 整理: 浏窗在线 | 类别:家居 |

为展现青海省农牧业特色资源的价值和优势,进一步推进青海省农牧产业化建设,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青海省人才办、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国农科院、青海大学、青海省农学会、青海省畜牧兽医学会协办的“青海科技创新论坛”将于7月15-16日在西宁举行。

  本届论坛,以“生态青海,绿色农牧”为主题,将集聚省内外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交流我省农牧业发展大计,围绕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把脉问诊”,研讨破题之策,寻找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推动青海省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论坛还将集中展示近年来青海优势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成果,并为生产企业和专家学者对接搭建平台。

  青海地处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无污染净土、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地貌特征独特、气候环境多样、土壤类型丰富,独特的冷凉性气候,高寒、低温、强紫外线的环境,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农畜产品。

  附加值 最高的青稞

  青稞是青藏高原原住居民藏族的“生命之粮”,至今已有3500年的种植历史。

image.png

  青海省是全国开展青稞育种研究最早的省区之一,研究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先后育成多个“昆仑”系列高产优质品种,形成了适应多个生态类型区的品种群。青海省目前年种植青稞6.7万公顷,总产量达16万吨,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6%、总产量的17%。青稞除供应本省外,还销往甘肃、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

  而青稞也是青海省附加值最高的农作物之一,尤其是青稞酒将青稞的价值提高了20倍以上,仅互助土族自治县就有20余家青稞酒生产厂家,形成了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不仅如此,青稞在产业化路上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从传统的青稞面、青稞饼、青稞酒,到经过精深加工的萌芽黑青稞粉、β-葡聚糖口服液、青稞黑醋等健康产品……如今青稞的产业链越拉越长,深加工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青海省有从事青稞加工的企业33家、中国驰名商标3件、青海省著名商标9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个,研发青稞特色产品7类30多种,年消化青稞原粮约9.5万吨。全省青稞加工率达到60%,青稞商品化率高达83%,加工率和商品化率在全国藏区居领先地位。

  还有部分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对青稞进行了更深入的开发利用,青稞产业正被科技赋予新动能。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青稞进行三次利用,第一次发酵产出以青稞β-葡聚糖口服液为代表的发酵饮料,第二次发酵产出以青稞米酒为主的衍生产品,第三次发酵产出有益菌群的生物肥料,实现了青稞的高附加值开发和综合性利用。

  走出高原 的春 油菜

  春油菜是青海省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已有7000多年。过去农户以小规模种植适应高海拔环境的白菜型油菜、自给自足为主。这种油菜生长期短,菜籽产量也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开发出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其后,春油菜新品种繁育科研成果迭出,随着“青杂1号”“青杂2号”“青杂5号”“青杂6号”……高产、优质春油菜新品种的不断问世,春油菜繁种制种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杂交春油菜最主要的种子供应基地。

  近几年,青海又相继将新品种“青杂9号”“青杂12号”“青杂15号”推向全国。其中,“青杂15号” 晚熟品种去年刚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这一可在海拔2500米以下无霜期较长地区种植的新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明显优于北方春油菜现有主栽品种,已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等省区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同时,青海科研人员还持续对春油菜提质复壮,不但将春油菜的海拔种植上限提高了200米、平均亩产提高了40公斤,而且带动全省以及我国北方春油菜种植区实现了三次品种换代,显著提高了我国春油菜整体种植水平。

  近年来,青海春油菜新品种在我国北方春油菜区引种面积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占我国春油菜区杂交油菜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每年为种植户创造5亿多元的收入。截至2019年,青海春油菜己在全国已累计推广种植500万公顷,种植区农民累计增收70多亿元。

  优质高产的马铃薯

  马铃薯在青海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一直是青海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

image.png

  由于高寒少雨、山地多的独特气候和地理条件,让青海成为“中国马铃薯生产的天然家园”。这里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如省农科院培育的青薯9号,具有高产、抗旱、抗病、优质菜用及加工兼用型等特性,在青海、云南、甘肃、贵州、重庆、四川、宁夏、陕西、山西等九省(区)累计推广种植约179.15万公顷,新增产值104.47亿元,对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多年来,青海一直保持在国内马铃薯育种和种薯脱毒研究的第一梯队,为发挥马铃薯种植业比较优势奠定了基础。

  如今,青海高原马铃薯的单产惊人,0.067公顷(每亩)的产量达到2500公斤以上,青薯9号的产量甚至可达5吨。马铃薯成为东部浅脑山区群众脱贫增收的依靠。据青海省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经济学专家测算,目前在青海省内,生产马铃薯种薯效益最好,0.067公顷的土地收入可达4000-4500元;其次是菜薯,收入可达2000-2500元。去年,全省马铃薯总产达到了200万吨,一半以上销往省外。目前,青海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3.33万公顷。

  除了可以直接出售商品薯,马铃薯还是产业链最全的作物之一。马铃薯加工产品在青海主要为淀粉,所以主要加工产品集中在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精淀粉、预糊化淀粉及其制品,鲜炸薯条、薯片等方面,其中,淀粉加工占全省马铃薯加工业的95%以上。以青海威思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它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马铃薯资源优势,成为了西北最大、产品最全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年生产马铃薯精淀粉两万吨、马铃薯全粉1.2万吨、变性淀粉1万吨、粉丝系列产品1200吨、粉皮系列产品300吨,拥有二十多种产品,年产值过亿元。

  效益多重 的藜麦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被誉为“粮食之母”“营养黄金”“超级谷物”“素食之王”。青海省从2010年开始对藜麦进行引进试种,2014年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

image.png

  由于营养价值高和商品性优良,国内藜麦市场持续火热,青海省的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截至2019年底,藜麦在青海省的种植面积达2347公顷,从事藜麦生产的企业有20余家,共建成藜麦加工车间9处,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注册商标15个,开发藜麦米、藜麦饼干、藜麦麦片、藜麦挂面、藜麦蒸馏型白酒等十多种产品。

  藜麦的产业化的发展给青海带来了多重效益。

  首先是扶贫脱贫效益。仅在海西州,全年藜麦生产季节性用工就达3万多人次,辐射带动农户3000多户,每户年平均增收6000元,种植效应显著,成为海西州部分农牧民致富的“新法宝”。

  其次是保护生态效益。对于生态立省的青海而言,种植藜麦不仅能够挖掘较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的耕地潜力,优化高原作物供给结构,还催生了一个以藜麦为主线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更为重要的是,藜麦集防风、固沙、抗旱、抗疫、耐碱等生态功能于一体,对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还有观光效益。每年八九月份,在种植藜麦的基地,放眼望去,成熟的麦穗呈现出火红、金黄、紫红等五彩斑斓的色彩,麦田宛如一幅幅天然的油画,美不胜收,吸引着游客流连忘返。藜麦为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色不少。

  此外,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有着与藜麦原产地相近的生态环境特点,使这里成为我国藜麦种子繁育和优质原料供应的主要基地,以及孕育新产品的摇篮。

  加速 转型  蚕豆

  过去,蚕豆作为青海人的杂粮在我省东部农区只有少量种植;十多年前,随着马牙蚕豆等优良品种的渐为人知,青海蚕豆漂洋过海,成为当时我省创汇最多的农作物种类。

  但是近些年,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成为蚕豆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制约了蚕豆在现代绿色高效生态农业中的发展空间。在青海,虽然很多地方的农民都认为蚕豆的市场大、种植效益好,但还是嫌蚕豆生产人工成本高,尤其新型经营主体,大都不愿意推广蚕豆种植。蚕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2010-2014年有所缩减,产量从2010年的7万吨降至2014年的4.7万吨。

image.png

  为此,青海省农业科技工作者对蚕豆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持续开发,将以前单纯作为粮食作物的蚕豆变成了“粮、菜、饲、肥”兼用作物,挖掘它“养人、养畜、养地”等“三养”功能,是蚕豆种植在促进土地用养结合、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最近青海省科技工作者又给蚕豆增加了一项新功能——观赏性。经过反复试验研究,现在蚕豆已经可以开出红色、粉色、黑色、紫色等颜色的花。从老百姓口中的“营养豆”,到农民手中的“致富豆”,然后到高原农业生产中的“增肥豆”,再到畜牧业生产中的“饲料豆”,还有即将到来的旅游产业中的“观赏豆”,青海蚕豆种植业正在走上转型发展之路。

  底气十足的牦牛

  早在7000多年前,牦牛就被青藏高原的先民驯化,生活在海拔3000米~5200米的地区。目前青海牦牛存栏达到500万头,占世界存栏的42%,形成了世界牦牛看中国、中国牦牛看青海的局面。

  近些年,青海科技工作者加快对牦牛的研究,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并开发出世界上首例试管犏牛、世界上首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等。新品种的育成和饲养方式的变革,改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牦牛产业发展的繁殖率低、出栏周期长等问题。目前,随着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牦牛一年繁殖一胎的示范推广面积逐年加大,商品牛育成周期不断缩短。目前,提纯复壮的大通牦牛品种已在省内外推广143万头,新增经济效益7.8亿元。

image.png

  同时,青海积极延伸牦牛的产业链,今天,全省从事牦牛肉、奶、毛绒的加工企业有500多家,从事牦牛养殖和生产的合作社组织达1000多家,带动养殖户50余万户。可可西里、西北骄、5369等一批龙头企业,已成为牦牛产业品牌建设的中坚力量,推出了牦牛肉干系列、牦牛肉香辣酱系列、青稞奶茶系列以及青藏土特产系列150余个品种,打造出了驰名全国的“可可西里”牌牦牛肉产品,产品销往80多个大中城市。

  为了突出牦牛的“绿色”“有机”,青海打造的牦牛产地追溯系统也在国内领先。在企业的生产车间你会看到,生产出的每块牛肉都有“身份证”。拿手机扫一下二维码,这块肉的品种、重量、价格、牛龄、产地,甚至养殖户是谁、屠宰的时间以及检疫信息,一目了然。这样的产品可追溯系统已覆盖青海省39个县的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610个牛羊规模养殖场,这进一步提高了青海牦牛品牌的含金量。

  带动力最强的 藏羊

  藏羊几万年前就已生活在青海高原,近些年来青海省通过自然、人为选择和培育,形成了不同生产性能、适应不同环境的藏羊品种。目前,青海存栏藏羊达1200万只,约占中国藏羊存栏数量的46%。青海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藏羊之府”。

image.png

  藏羊产业是青海省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青海省的农牧民们素有养殖藏羊的习惯和基础,全省从事藏羊产业的农牧民有100余万人。

  青海农牧民收入中,藏羊产业的贡献不可替代,尤其是环湖牧区农牧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藏羊产业,牧区绝大多数贫困牧民通过藏羊养殖实现了脱贫。因此,提高藏羊生产效益对青海省农牧民脱贫增收意义重大。。

  近年来,青海省加快藏羊产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青海藏羊本品种选育与推广和青海藏羊生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使舍饲轮牧、配方饲料等新技术在藏羊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在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青海形成了一整套推动草地传统放牧藏羊向高效、集约、生态化方向发展的技术路径、技术生产体系,并通过高效养殖技术推广、建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使藏羊产业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海北藏族自治州的18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1万只母羊应用这一技术模式,牧民直接纯收入达200万元以上,比传统放牧方式每100只母羊多增收两万多元。这一新型生产方式不仅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支撑和主推技术,而且成为牧业提质增效、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

  这套藏羊生产集成技术应用10年来,已累计在全省1200万只藏羊的养殖中推广,每年帮助牧民增收近5亿元。

  后来居上的冷水鱼

  冷水鱼是青海农牧业领域的 “新兵”,从欧洲“漂泊”到高原的冷水鱼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快速入围青海农牧业十大产业,而且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把青海的“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

image.png

  由于生活在高海拔洁净流动水域,造就了青海冷水鱼无公害的产品品质,再加上肉质细嫩、肌间刺少、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优点,这里生产的鲑鳟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青海境内黄河水域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冷水鱼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冷水鱼已成为青海养殖业调结构、转方式重要依托和朝阳产业。

  近几年,青海省政府部门通过招商引资、财政扶持、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入等措施,让冷水鱼搭上了产业化发展的快车,尤其是冷水鱼的网箱养殖不仅成为了青海的特色产业,而且在农牧业现代化方面走在了前列。

  2012年起,青海省实施的“大型网箱鲑鳟鱼绿色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成了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在该项目的带动下,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冷水鱼网箱养殖面积达32万平方米,拥有3个现代化鲑鳟鱼苗种基地和1个制种育种中心,利用工厂化循环水技术年培育鲑鳟鱼良种能力达1000万尾,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鲑鳟鱼网箱养殖产量达1.52万吨(占国内鲑鳟鱼产量30%以上),年产值达7.6亿元,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同时,集成技术为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和27家鲑鳟鱼网箱养殖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促成一批“拉面匠”转型为“渔民”。目前,青海省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带动了沿黄库区周边1500多农牧民增收致富。

  后劲十足的枸杞

  枸杞是青海的“红色名片”。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下,生长于柴达木盆地的枸杞果实成熟期更长,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营养更丰富。

image.png

  近年来,青海省提出“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在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规模种植枸杞林,既抵御了风沙侵袭,又提高了沙区农民经济收入。

  围绕这一思路,青海省还在柴达木盆地打响了有机枸杞品牌,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扎实开展农药零增长和化肥零增长行动,实行精细管理,精心改良枸杞种苗培育、栽植等生产环节,积极引进中耕除草、高效施肥等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为强力推动枸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证。

  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枸杞种植面积达4.66万公顷,年产值达30多亿元,带动近3万种植户增加收入。目前,青海有机枸杞种植基地申报面积1.3万公顷,实际认定有机枸杞种植面积1.17万公顷,2019年青海有机枸杞出口量达350多吨,出口创汇400余万美元,发展后劲十足。

  同时,青海省政府也抓住时机出台了《关于加快有机枸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枸杞保驾护航,一批种植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起来,从直销干果到逐步研发出有机枸杞干鲜果、枸杞籽油、枸杞茶、枸杞酒、枸杞粉和枸杞浓缩汁等系列产品,并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青海已然成为了全国新兴的枸杞种植区,枸杞种植加工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柴达木盆地农牧民种植枸杞的收入占当地农牧民人均收入的44%。青海省也一跃成为我国第二大枸杞种植区和第一大有机枸杞种植区,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潜力巨大 的沙棘

  沙棘被称为“维C之王”,不仅是养生极品,还是生态树种。

image.png

  中国是沙棘资源大国,占世界沙棘资源总量的90%,而青海又是我国沙棘的重要生长区域,拥有野生沙棘资源26万公顷,占全国沙棘资源总量的20%。

  青海沙棘与其他省份不同,由于高原的高海拔、强紫外线以及氧气稀薄等特殊自然环境,使得本地沙棘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的生物特性。再加上天然生长、基本无污染的优势,使其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均优于平原沙棘。

  近年来,青海省科研人员致力于沙棘药用保健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浆果采集技术、果汁分离技术、果汁低温浓缩技术、果粉喷雾干燥技术、籽油萃取技术以及浆果黄酮、生物碱、多糖、原花青素、色素、蛋白等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等,有效解决了沙棘产业化、规模化利用的技术难题。

  随后一批开发利用沙棘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运而生。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海伊纳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投身沙棘资源精深加工,先后研制了药品、保健食品、果汁类、果粉类、籽油类、生物活性中间体提取物、化妆品等7大系列70余个产品。全省已逐步形成包括沙棘原果—沙棘饮料—沙棘医药保健食品—沙棘提取物综合开发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目前,这些以沙棘饮品、沙棘果粉、沙棘油、沙棘酒、沙棘代餐粉、沙棘化妆品为代表的沙棘系列产品已远销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捷克、泰国等地。2019年,青海出口沙棘系列深加工产品货值达3772.3万元。

(浏窗在线)
猜你还感兴趣:关于"极地竞择 净土造物 青海科技创新论坛关注高原特,"的文章